听起来很残酷,对吧?但是对比那些没有一技所长,只能在矿洞、作坊做最低级体力劳动的‘骡工’,铁匠们的待遇已经是惊人的优厚。他们的薪水更好、地位高,有体面的生活、有市民权、还可能成为锻炉主人。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学到真正的技艺。很多人只因为不是索林根州人,就一辈子也迈不进这道门。”
温特斯总结道:“你是想说,掌握技艺的铁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不想改变、害怕改变。”
“不仅如此,阁下。”贝里昂沉声说:“如果有任何在册钢堡铁匠选择为您效劳,他的家人、亲戚乃至入行时的担保人,全都要遭殃。我说的遭殃,是有性命之忧。至于铁匠本人,更是难逃一死。钢堡的铁匠行会将不惜一切代价杀死背叛者——他们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决心。”
温特斯与安娜对视一眼。假设真如贝里昂所说,那么钢堡铁匠不说是铁板一块,至少也比联盟诸共和国的关系牢固得多。
他们是被利益和暴力牢牢捆在一起的集体,私下招募铁匠这条路可能走不通了。
温特斯用犀利的目光凝视贝里昂的面孔:“那么,钢堡铁匠过去有没有过‘背叛’的案例?”
贝里昂无法直面温特斯的目光,他低下头,咽了一口唾沫:“我不太清楚,阁下。”
温特斯暗暗叹气,贝里昂显然不愿多谈。既然对方不愿意讲,他也不好强行施压。
贝里昂一路跟随温特斯从大荒原杀进杀出,对于这位老部下的性格,温特斯了解得不能再了解。贝里昂不想说,你是拿他没办法的。硬逼着他开口,温特斯也舍不得。
温特斯拍了拍贝里昂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
贝里昂低头盯着靴尖,沉默不语。
“没什么大不了。”温特斯轻叩餐桌,故作轻松地说:“铁匠搞不定,不是还可以搞定能搞定铁匠的人嘛?”
一条路走不通,有时换个方向,思路就变得开阔。
温特斯使劲砸了一下桌子:“实在雇不到人的话,就把锻锤、钻床都买走!熔炉都给他原模原样搬回铁峰去!”
“熔炉?恐怕不行,哪能找到那么大的马车呢?”安娜浅笑着搭腔。
温特斯朗声大笑:“那就造个一模一样的,十个,一百个。”
温特斯的积极情绪似乎也传递给贝里昂,后者紧绷的脸颊放松了一些。他起身行礼,又回厨房去了。
餐桌只剩下温特斯和安娜两人,卡曼神父不和他俩一起用餐了。
“尊敬的女士,您在忙的事情进展如何?”温特斯故意文绉绉地问。
“骨牌已经摆好。”安娜笑着回答:“只差轻轻一推。”
……
第四天,“轻轻一推”来了。
号角堡传回消息,针对贸易禁令的申诉与抗辩……一败涂地。
[虽然是大章,但是迟到又不够六千字,欠一章orZ]
[关于行会誓言守密誓言]
[在古时候,掌握一门独一无二的技艺,保守秘密是很自然的决定。今天的中国人应该不难理解,“传而不传女”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
[其他文明中也是一样]
[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制造透明玻璃(像水晶一样透明的玻璃)的技术,只有威尼斯北方的穆拉诺岛的玻璃匠人知晓。穆拉诺人严格地保守秘密,制造玻璃的工匠终身不能离岛,任何工匠只要被带上船,杀无赦]
[所以透明玻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穆拉诺人的独家技术,依靠制造玻璃器皿和镜子,穆拉诺岛维持了相当的繁荣]
[刃之城索林根的铁匠们,同样也有“守密誓言“,他们誓不将“锻造刀剑”的秘密告诉外人。从12世纪到19世纪,索林根都是刀剑的重要产地。甚至今天还在卖厨刀……(双立人)]
[但是,一切保密誓言,最终都要被打破]
[穆拉诺的透明玻璃技术最终在十六、十七世纪泄露,并在遍地开花]
[十七世纪,一群索林根的刀剑匠为了逃避宗教迫害,流亡到英国,最终在今天的英国肖特利桥重操旧业,把他们的技艺带到了英国。至今在文件中还能找到当年逃难的铁匠的姓名:o1ey、Vooz、mo11e和Bertram]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