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子的冲锋没有挥应有的威力,帕拉图人也没有溃败。
战斗变成公平的肉搏。
“杀!”温特斯提着军刀扑向敌人。
“uukhai!”杰士卡大队的每一名战士都高举武器,冲向离自己最近的蛮子。
“uukhai!”就连火枪手也抡起枪托,呐喊着杀向敌人。
蛮子也回过神,虽然冲锋被打断,但是他们仍旧有一战之力。
马上的蛮子居高临下挥舞弯刀,一次斩击就能劈断臂膀、脖颈。
杰士卡大队的战士拽住战马缰绳,疯一般用刀剑戳向敌人。
“砰、砰”的枪声不停地响,不是帕拉图人在射击,是蛮子的火枪手在开火。
铅子乱飞,也不知道打中了谁,双方都在和自己认定的敌人战斗。
“ypa!”皮埃尔带领最后的骑兵从山坡上冲了下来。
他没有加入混战——黑暗中帕拉图人分不清敌我,看到骑马的就杀——而是绕过战场,冲向后面的蛮子火枪手。
蛮子火枪手的背后也传来战吼声,二十几名黑甲骑兵拉成一条直线,冲锋的气势胜过千军万马:“uukhai!”
那些黑甲骑兵没有任何迟疑,不避不让撞碎蛮子火枪手的队列。
卡斯特中校也回来了!
“蒙塔涅少尉!”杰士卡中校把温特斯从混战中拽出。
“成功了!”温特斯喘着粗气,难掩兴奋之色:“我们做到了!蛮子怕了!”
“还没结束!”杰士卡中校把军旗交到温特斯手上:“蒙塔涅少尉!你来做先锋!”
“是!”温特斯认认真真敬礼。
杰士卡中校似乎在笑,他给温特斯扣上头盔,轻轻敲了一下:“以后别再这么莽撞。”
“知道了。”温特斯连连点头,杰士卡中校突然变得温和,让他有点不习惯。
远处突然响起一声枪响。
耳畔都是呐喊声、惨叫声和兵器碰撞声,温特斯其实应该注意不到这声枪响,但他真真切切听到了。
他还听到了尖锐的破空声,好像还有一阵风拂过他的脸。
然后是“乒”的一声脆响,这个声音温特斯很熟悉,是铅弹在盔甲上撞碎的声音。
铅子的碎屑甚至飞溅到温特斯的面甲上。
温特斯闭上了眼睛,但他没有感受到铅弹的冲击力。
他悚然睁眼:“中校!您……”
“温特斯……”杰士卡中校异乎寻常地平静,甚至比他平时还要冷静:“我……我好像看不见了……”
[建议大家先刷新一下再看。]
[本来《终幕》应该只有上下,但是杰士卡中校的“退场”应该得到一章。
当然不是说杰士卡中校会在这个故事里就此退场,但他会暂时离开舞台。失去另一只眼睛,也是平行宇宙的扬·杰士卡的遭遇。这让这个故事突然有了点宿命论的味道。]
[关于“卧倒”这个战术动作,这个简单的动作出现在战场上的时间比大部分人想象都要早。在一般印象中应该是十九世纪爆弹、线膛枪逐渐普及后,士兵会“卧倒”。
实际上至少早在1554切雷索莱战役中,瑞士雇佣兵就已经在使用“卧倒”动作。西班牙大方阵我记得也用过类似的战术。士兵们趴在地上,让敌人的铅子、炮弹从头顶飞过去。
但是这个战术对“士气和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很高。如果是士气和主观能动性比较低的部队,卧倒之后恐怕就不会再起来……
士气和主观能动性是一个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东西,“腓特烈大帝”的部队曾描述为“只要在战场上散开编队,就一定会有士兵逃跑”——当然这个也可能是敌人污蔑。士气很旺盛的部队也有62年战争那些英雄的例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