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些村的合作社没有背景是建不起来的,原来有些人的地入了合作社只得了第一年的分红,后面就没消息了,原来有些人的补助说没有就没有了,原来有些人明知道有些村干部贪污挪用了村里的资金,却没地方去告。
这时候才感觉,原来自己的村子竟然这么“模范”。合作社,十几家地块相连的串联一下,就建立起来了。各种补助,你不领村里会催着你去领。合作社的分红,到年底负责人会一笔笔给你算清赚的钱用到了哪里,最后分红应该多少。
四小队地多,所以哪怕最后种的棉花价格不怎么样,但因为不需要承包费,所以基本上每年每个入股的农户还是能分不少钱。
他们也明白,分的就基本上和其他人的承包费持平了。
但是想想,一亩地的承包费到最后几乎达到了一千五到一千八,一亩地能赚这么多的话,那分红也不少呢。
哪怕除去开支,一亩地能分红一千,也行了啊。
扯远了。
李龙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才会坚定的决定留在村子里,等第二轮分地的时候,多承包一些队里的土地,那时候村里的土地已经从现在的两千多亩增加到了七千多亩,可承包的多了去了。
现在不开垦那么多,一来是因为机械化还差的远,人力种不过来,二来是因为盐碱地不产粮食,开垦出来也没用。
但是盐碱地长棉花,这就这么怪。
李龙就等的是那个机会。他想等到大马力拖拉机出来的时候,抢吃第一个螃蟹,赚到一笔资金,然后等到采棉机出现的时候,买一台采棉机,到时就能先人一步,然后步步领先了。
当然也不容易,毕竟采棉机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一台两百多万,还因为动机的原因在采棉的过程中经常起火造成损失。
所以,一步步来吧。
至于链轨式拖拉机(履带式),谁爱用谁用吧。虽然这玩意儿前面挂上推土板,也是能当推土机用的,但李龙用不上。
他最多想着等把小海子承包下来的时候,抽空去把小海子挖一下,清一下淤。毕竟小海子和大海子不一样,里面芦苇很多,水流就会变缓,然后淤泥就会留下来堆积起来。
这玩意是很好的肥料,只不过这边的人不怎么用。
李建国知道自己兄弟两个其实都不算是修机械的能手,所以见李龙对目前犁地的拖拉机没兴趣,他也就不说了。
那边顾晓霞和杜春芳说完,两个人都出来,顾晓霞要去厨房帮忙,让梁月梅给赶了出来,让她好好休息。杜春芳脸上都带着笑,看来也很满意和顾晓霞的谈话。
看人出来,李青侠便不聊了,四个男人聚在一起在外面也不太好,李龙便招呼着大家还是进屋子里。
进屋后,李龙看了看时间,十二点了,便打开了电视。
这年头,周日十二点钟有儿童节目,会播放动画片。对于小朋友来说好看,其实不少节目对大人来说也是很新奇的。
几个男人看电视动画片在后世看可能很怪异,但在这时代还很正常。
李龙坐在李青侠边上,不经意的问道:
“老爹,我把小海子包下来给你逮鱼咋样?”
“包下来?包下来是啥意思?就咱自家逮鱼?”李青侠疑惑的问道。
“那不是,包下来后,你想让谁逮鱼就让谁逮鱼。”李龙说道。
这话说的有些霸道,顾博远和李建国都觉得不妥。
一直以来,小海子都是四小队的“内湖”,虽然和三小队邻界,但和三小队没什么关系。
大海子不同。大海子南面、西面和北面有七八个村子围着,这些村子里的人都可以到大海子里逮鱼,这个没人说的,一直到最后大海子被人承包养螃蟹才算结止。
即使到那个时候,村民到大海子里下网逮鱼,养螃蟹的也是不能管的,最多不让钓螃蟹。
而小海子就完全不一样了。小海子算是李建国、顾博远他们看着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后面的坝也是他们不断加固起来的。
李龙突然说要把这小海子承包,变成私人的,这让两个人都有些不满。
尽管这对自家有利。
李龙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过也必须让他们知道,时代变了,不光小海子,以后许多地方都会被私人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