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典范汇集》以及《规范条例》下后,内阁、戎政府和宣徽院,以及六部诸寺,地方两府二十省,都要召开动员会议,传达汇集和条例,再组织学习
老夫正在写一份题本,上疏皇上,请求让翰林院担纲这次动员和学习工作。”沈一贯的眼睛亮得跟十六的月亮一样,几乎让人睁不开眼。
“凤磐公此举妙啊。
翰林院把这次汇集和条例的动员学习工作做好,让皇上重新看到我们的用处,翰林院就能在凤磐公手里,破茧成蝶,再次扶摇直上了!”
张四维语重深长地说道:“不疑,这是一次绝妙的机会,既是翰林院的机会,也是你我的机会,定要好生把握。”
“凤磐公放心,学生回去后再次好好研读《典范汇集》、《万历元年简体字表》和《大规范条例》,用心揣测。
其实学生一直在拜读皇上的诸多文字,反复推敲,以求明白圣意,目前略有所得。”
张四维欣慰地说道:“不疑的才华,老夫是知道的。
你在《皇明朝报》、《中国政报》、《顺天政报》、《铨政报》表了多篇文章,尤其是总结分析考成法施行得失那四篇,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张太岳看完后,都是赞不绝口,在老夫面前,还提起过你,还特别提到了那四篇文章。”
沈一贯脸色涨红,声音有些颤,“张相,张相有提到学生?”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本小说。
“没错。他提到你了,还说隆庆二年会试他任主考官,亲笔点的进士里有你的名字。虽然后来略有小错,但迷途知返却是大好事。”
沈一贯抹着眼泪,哽咽着说道:“能得张相这样一句话,学生就算是立即死了,也是值了。”
张四维目光闪烁,继续说道:“不疑,我们好好把这件事做好。做好了,就不止是张相提你的名字,皇上也会提你的名字。”
简在帝心!
沈一贯激动地浑身颤抖,一脸的坚毅,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张四维继续画饼,“等老夫坐上通政使,定会提携你为通政司长史。”
说到通政使,沈一贯猛地想起自己此来的目的。
连忙说道:“多谢凤磐公提携。
学生此来,就是告知先生一个好消息,栾永芳这个憨货,在顺天府衙门口,把他姐姐的那些文卷原稿,全部塞给了潘凤梧。
众目睽睽之下啊。”
张四维一喜,“真的吗?”
“千真万确!我的心腹一直跟着栾永芳,在旁边亲眼看到他等到潘应龙下了马车,然后把那叠文稿塞给潘应龙。
潘应龙不明就里,站在门口还傻了十几息。”
“好!”张四维兴奋地站起来,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就像一只燥的猫。
“文稿进了潘凤梧的手里,就跟黄泥巴进了他的裤裆里,是不是屎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后面的戏文是唱成《西厢记》还是《红拂夜奔》,我们都要把它唱成《宝剑记》里的林冲夜奔!
不疑啊,这官场如战场,是华山一条道,没人下来,我们也就上不去了。”
沈一贯信心满满地答道:“凤磐公放心,学生一定会把这出戏唱精彩了。”
这天晚上不到七点,天刚黑透,苏峰步行到锦衣卫附近的西江米巷庆云楼前。
“客官,可有订房?”
“潘先生有订。”
伙计笑意更浓,“可是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