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海垂头答道:“而今局势反复无常,臣等才识浅薄,不足以定乾坤。恳请王大妃下号令,臣等遵循就是。”
遵循就是?
到时候出事了,就把王大妃交出去。
都是她挑的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是遵令行事,迫不得已啊!
柳成龙跪坐在最后,听着前面的说话声,心里的冷意更盛。
“本宫知道你们的意思。无非就是想立新君,占据大义。只是现在刚逢戊辰之变,王室人丁凋零,你们说,立谁为新君?”
众人默不作声。
柳成龙看到五人打定主意不做出头鸟,便开口道:“娘娘,臣推荐德阳君之子丰海守李季麟。”
德阳君李岐是朝献中宗庶五子,也是李昖的伯父。
李季麟是李岐的庶三子。
戊辰之变,朝献王室也跟着遭遇浩劫,李氏王子王孙们,死伤殆尽,李季麟不仅是为数不多活下来的一员。还是他们中间唯二的中宗一脉子嗣。
也就是说,中宗一脉除了李昖,只剩下李季麟了。
柳成龙举荐的这个人选,让王大妃非常满意。
李季麟和李昖一样,都是她庶出的侄儿,无论从礼法还是宗亲上,都能稳稳压住他们。
而且血脉跟李昖一样正统,能给朝野一个交代。
“柳都旨举荐的人选,确实经过深思熟虑,本宫觉得十分妥当,诸位,你们怎么看?”
我们怎么看?
我们站在旁边叉着腰、喝着小酒慢慢看。
郑澈突然跪伏在地,冒出一句:“娘娘,众所周知,李季麟自小跟着德阳君在封地,成年后分守丰海,朝中认识他的人不多。
戊辰之变后,见过他的人所剩无几。就算是见过他的人,也都是他少年时见过,成年时什么模样,没人知道。
现在的李季麟自称从丰海一路辗转逃难到江华岛,身上无印符文书,就凭一张口,恐怕难以服众啊。”
柳成龙恼怒地看着前面的郑澈,恨不得拔出佩剑,插进他撅起的屁股里。
今日议事,你小子三番两次出来搅和,可以肯定,你小子就是明国人的奸细。
你们西人党就是明国人的走狗。
党沈义谦一心想出卖朝献,纳土归明。
被忠义之士围攻,朝献无立足之地,悻悻地逃到明国。
他弟弟沈忠谦继续接过大旗,名义上与沈义谦割裂,实际上做的还是出卖朝献,纳土归明的那一套,只不过做的更隐秘些!
朝献的叛徒!
等到事成后,一定要把你们全部烧死,才能洗涤你们的罪过。
帘子后面传来王大妃沈氏霸气的声音:“本宫说他是李季麟,他就是中宗之孙、德阳君之子,朝献的新大君。”
柳成龙热泪盈眶,五体投地地跪伏在地上,颤声喊道:“娘娘英明!娘娘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拯朝献万民于虎狼,救千里江山于水火,必定会青史留名,世代称颂。”
沈氏干脆利落地说道:“好了,大事就此议定,李领政,你带着文武大臣,拨乱反正,匡扶朝纲,新君立后,必有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