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年的夏天。
影碟机售价依旧维持在三千五百元以上的高位。
给二级经销商地代理价格维持在三干元以上的高位。
虽然爱达在采购元器件方面还没有议价的能力。
无法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就算如此。
每台影碟机整机仍有近千元地毛利。
离八月结束还有一周的时间。
但是从各地经销量那里传回的销量数据。
爱达影碟机八月月销量铁定能突破六千台,在华东地区销量排名仅次于三星。
虽然有这么高的毛利润,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爱达对资金的渴求。
张恪给爱达设计地发展模式过于激进。
致使各项管理费用畸高。
尤其是市场推广这一块。
仅东海、上海两地地广告投入就突破千万还没有计算向中央电视台每月支付地六十万广告费,张恪计划年前再向华东地区投入一千万的推广费用。
成功的市场推广,意味爱达一开始就坚持的现款订货地代理销售模式可以从经销商体系中抽取更多的资金。
仅上海市的市场打开之后,上海的经销商永城交家电有限公司为了垄断上海地区的代理权,除了正常地预付款,还向爱达支付了一千万的保证金。
张恪就是借助这一脆弱的资金链维持爱达的极速扩张。
爱达基于第二代解码芯片开发产品的技术优势到八月底就彻底体现出来。
《电子周刊》等专业杂志对影碟机用第二代解码芯片高集成度地技术优势进行高度地评价。论文中采用爱达、万燕、三星地数据。
这些专业杂志。
普通市民很少接触到,但在电子、电器类经销商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加上爱达在华东地区地市场销量。
使得华东地区之外的经销商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代理爱达的产品。
八月,刘明辉率领的市场部团队走遍华南皆省地所有大中型城市。
华南地区经销商网络基本搞掂,这一圈下来,至少从华南地区的市场给爱达又筹了两千万的生产资金。
八月底,张恪将刘明辉调回海州坐镇。
将市场部十名员工分成五组分赴华中各省筹建经销商网络;而周游率领的团队已经进入浙江省开展第一波的市场推广。
抢在未来的强敌新科、步步高、万利达、爱多等日后地影碟机制造商巨头还没有启动之前,爱达已经走上全面扩张的道路,
在与周游会面商谈电子工业园区的具体规与之后。张恪向苏津东、丁祝通报由许思到香港筹备代理公司地事情。
香港公司最主要的资源就是与TI公司的合作协议,这份合作协议。
也有丁飘、苏津东的功劳在内,香港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爱达类似,丁槽与苏津东都要占5%地股权。
苏津东、丁接虽然有生产管理、技术研发方面有着卓越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