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非正常美食文全文阅读 > 174 第168章 发面升级(第2页)

174 第168章 发面升级(第2页)

“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模仿有什么问题,甚至连做苹果面果儿的时候,我都是在完全模仿郑思源。”

“但是现在我也是在模仿,我甚至还自认为调馅水平还不错,可是却模仿成这个样子。”

“是不是我的方法一开始就错了,做点心不应该这样?”

黄胜利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笑眯眯地帮秦淮又挑了一只螃蟹。

“如果是黄嘉这么问我,我肯定会告诉他是的,点心不是这么做的。”

“黄嘉现在面临相同的问题,他的手艺是我手把手教的,从小到大言传身教,简直就是年轻版本的我。你在吃他的菜的时候能明显吃出我的风格,一吃就知道这是我的徒弟。”

“他因此成名,也因此被困。我在的时候他在黄记给我打下手,老食客们一边冲着我的手艺来,一边也愿意尝一尝黄嘉的手艺。可是我不在,没有正主,一个手艺不到家的模仿者就不足以吸引那么多客人,黄记的生意一下就不行了。”

“这是黄嘉的困境,他有这个烦恼。他一直思考该如何摆脱我这个师父的阴影,该如何停止模仿做出属于自己的菜品。”

“这其实是大多数名厨弟子的困境,如果是普通的名厨弟子我一定会告诉他们这是错的,做菜不能一味的模仿。”

秦淮感觉黄胜利的话有但是。

“但是,你不一样。”黄胜利道,“你觉得郑思源的点心和郑达像吗?”

“像。”秦淮肯定地道,何止是像,一吃就知道是师出同门,亲父子做出的点心。

这父子俩站在一起做点心时的样子就跟复制粘贴一样,手法和动作都差不多。

“那你觉得思源的点心是在模仿郑达吗?”

秦淮被问住了。

诚然,郑达的手艺比郑思源要好,两人点心的风格、做法、门派也都是一样的,但是要说模仿,那还真不是。

郑思源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风格的点心师傅。

他擅长的和不擅长的点心都非常的明显,泾渭分明,属于那种只要吃到他擅长的点心,多吃几次,下次再碰上一口就能尝出来这是郑思源做的。

“对于普通厨师而言,一味的模仿是束缚他们的门槛。但是对于你和思源这种厨师而言,模仿是让你们快掌握的方式。”

“这种寻常的瓶颈根本就不会束缚你们,我猜小秦你会这么问我,是因为蟹黄烧麦没有模仿好。”黄胜利笑呵呵地道。

秦淮有些惭愧地低下头,黄胜利说话还是太委婉了,何止是没有模仿好,简直就是惨烈。

“不要在意,这不是你的问题,这纯粹是郑达不会教。”黄胜利瞥了一眼还在埋头看视频的郑达,“他有一颗想当师父的心,却没有当好师父的能力。你走都还没有走稳,就想带着你飞,哪有这么跳步骤的。”

“先跟着我熟悉两天试菜,和食材之间建立联系,再调味做蟹黄烧麦。这两天蟹黄烧麦你就别做了,当两天小工,专门处理食材。”

秦淮当然不介意处理食材,只要黄记不介意的话他什么都可以。

“那处理好的食材怎么办?”秦淮觉得黄记好像也没那么多需要剁碎的虾肉菜和蟹肉菜。

“让郑达做蟹黄烧麦,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你一边处理一边看,照样可以学,他不是要当师父嘛,当师父也是要提前做功课的。”黄胜利表示辛苦一下师弟没什么,师弟腰好,可以做点心。

“刚好我也有好些年没连续吃过蟹黄烧麦了,让他连做一段时间,我也能享享口福。”

秦淮:……

你们师兄弟之间的关系还真是莫测。

就这样,秦淮开始了上午当指挥人的点心师傅,下午当被人指挥的备菜小工的生活。

每天都兢兢业业的挑虾,挑螃蟹,剥虾剔蟹肉,还要把虾肉剁碎,蟹肉剁散。秦淮很快就活成了一个螃蟹人,走到哪身上都是螃蟹味儿,黄记后厨的人都不用抬头看,光闻味儿就知道是秦淮来了。

这种备菜小工的培训方式确实有用。听1ooo遍虾肉和蟹肉的理论知识,都不如实打实的剥四五天虾和螃蟹来得有用。

实践才能出真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