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上来的折子,再也不是东家打架,西家被偷这等小事,而是饥荒,地震等大事所带来的后果。还有病痛。要说饥荒和地震,用点心思也能处理,可这病痛就不能了。大夫们使尽浑身解数,也仍旧救不了病人。而且,这不是个例。虽不像瘟疫一般,短短时间内,就有无数的人遭殃,却一个村子的人有三分之一得病。这些,多数是小孩和老人。老人得了病,死了就死了,可小孩不行。小孩死了,若是补充不上来,那就没有充足的劳动力了。一旦没有劳动力,大明的经济该如何发展?边防又如何稳固?朱元璋左思右想,都觉得这些问题难以处理。便想着,让朱标来想想办法。然,口谕下达,朱标都不带搭理的,直接命宣旨的太监回禀朱元璋,待两日后他休息得差不多了再来说此事。这一下,朱元璋心中又憋着一口气了。第二天的早朝,大臣们又提这些事,还表示,饥荒,生病等,陷入了死循环,尚无你可解办法。他们一直在朱元璋的耳边念叨。搞得朱元璋烦了,唰的一下站起来,指着众人便是一顿数落。大臣们被数落得战战兢兢,忙不迭的下跪求饶。然,他们跪下后,朱元璋还觉得不解气,又是一顿骂。此事很快就传到了朱标的耳中。朝堂上会有此事,朱标一点都不意外。老头子的脾气暴力,纵然他安排了人在一旁看着,却也不敢在他盛怒的时候站出来,阻止他继续发癫啊。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他,敢做这样的事,而且,还不用担心后果。想了想,朱标并未进宫。朱元璋在皇宫中等啊等,就是没有等到朱标过来,同他协商这些事。这下,他的火又来了。气势汹汹的直接冲到了东宫。朱标见他到来,一点也不惊讶,反而还很平和的同他鞠躬行礼。朱元璋恶狠狠的看了他一眼,语气不善的质问道:“最近几日,朝中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对那些,你的看法是什么?”朱标:“儿臣没有看法。”朱元璋瞪大眼,不可思议的看过来:“你说什么?你没有看法?”这怎么可能呢?朱标面对朱元璋的诧异,依旧笑盈盈的。好似即便再发生一些大事,他也就这般。“不是,朱标你之前说过的,你休沐的几日,并不是不管朝中事务。如今有事,需要你处理了,你就这样的态度?”这算什么态度!朱标:“先前,儿臣就让您冷静,可是,您冷静了吗?昨日早朝时您发火那样子,哪怕是儿臣在场,也解决不了。”“当然了,儿臣也了解,您就这脾气,多少年来都如此,怎会在现在有所改变呢?”“所以,你就听之任之,完全不管?万一这朝廷……”朱标悠然的接了朱元璋的话:“您放心,儿臣自有分寸。”他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朝廷变成一盘散沙而不去管呢?他只不过是想放任这些事,让老头子知道,朝中事务从来都不简单,要谨慎处理罢了。“那……”“您继续就好,这几日,儿臣不会说什么的。”还要让他继续?臭小子是糊涂了?朱元璋皱着眉头,眼神似要杀了朱标。朱标还淡然的笑着。“呵呵。”朱元璋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阴恻恻的笑了,“不错不错,你这态度,咱都不敢说什么了!你厉害!”朱标微微一笑。也行啊。让他受罪!臭小子你确定要这么做,咱就绝对不会让你痛快!朱元璋如疾风一般,又走了。朱标目送着朱元璋离去,无可奈何的叹息。哎,接下来定要有腥风血雨了。无奈,不能继续留在东宫了。朱标迅速收拾好,进了宫。现在能压制老头子的,就只有母后了。然,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也来找马皇后了。二人在马皇后宫中遇见的时候,面面相觑。而马皇后呢,一见这场面,再加上听了些早朝的趣事,就知道这两个人一起过来,所为何事了。马皇后走到两个人中间,多余的话一个字都不说,指着两个人,冷冰冰的丢下一个字——滚。朱元璋听闻,错愕得瞪大眼。他是来告状的,夫人怎就只这般说?这算什么?朱标倒是理解,微微一笑,什么都不说,点点头就往外走。看来,找母后处理老头子这一招是行不通了。那就等明日早朝,被老头子狠狠骂一顿。本打算再陪吕氏一天的,如今出了意外,他只能告知吕氏,现在有变故,下次再陪她了。吕氏虽然落寞不满,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娇滴滴的靠在他的怀中,告诉他,有空的时候要多来看看她。朱标答应了下来。美人在怀,怎有心情去考虑其他,他很想很想再冲动一次。然……还是算了吧。早朝上。朱元璋来上朝看到朱标在,指着他的鼻子就是一通骂。“朱标啊朱标,先前你跟咱告假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会留人指导咱,咱以为,在大事上,你定有想法,以至于咱没有那么乱,可哪里想到,所有事情到了咱这里,你是充耳不闻,不出现,也不来人,全都丢给咱一个人!”“咱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怎就忍心呢?”“做事如此不知分寸,你这太子是怎么当的?”“跟个小孩一般,还连累旁人!愚蠢至极!”“荒唐至极!”……朱标就静静的听着朱元璋骂他,温润的面庞上没有任何表情。就仿佛,被骂的不是他一般。而朱元璋呢,骂着骂着还来劲儿了,本就不多的上朝时辰,硬生生的被他给骂完了。骂完了,朱元璋还不解气,还想要骂朱标。朱标默默地看向其他大臣。大臣们是战战兢兢,明明知道上朝的时辰已经够了,可以下朝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提醒朱元璋。就怕站出来,会被当成炮灰,死得连全尸都没有。:()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