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晚接过来看看,果然都挺不错:“父皇他们更喜欢哪个?”
“暖,温暖的暖。”
没什么寓意,就简简单单的,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当一个受大家宠爱的小公主。
“墨暖……”宁晚念了道,“暖暖……行!”
墨泽笑道:“那便这么定了。”
翌日。
满朝文武也没想到新登基的皇上说走就走,只干脆利落的留下了一个小太子监国。
就上了个早朝将事情一交代,人就带兵去了北境。
大臣们都蒙圈了!
下朝后,宁晚去御书房见老大,听说他昨晚只睡了没两个时辰,就跟着墨泽上早朝,回来后又继续看奏折。
她看着少年不知疲倦的面孔,心疼道:“奏折这么多肯定看不完,要不然先补个觉再看?”
老大读书的时候就是个拼命的主,如今墨泽将整个天下都暂时托付给了他,少年拼起来更是不分昼夜。
宋承煜一身便服端坐在那里,从堆积成山的奏折里抬起头道:“娘,我看完就去睡。”
宁晚看着那奏折一本又一本,实在不像短时间内能看完的。
她皱着眉道:“怎么这么多奏折?之前你爹帮前皇上批奏折的时候也没这么多啊!”
宋承煜淡淡道:“新皇登基随之而来的事情比较多,都需要着手准备。不止是我,六部尚书也刚议事完离开。”
宁晚想想也是,只是她太心疼这孩子了:“娘能帮上你的忙吗?”
俩少年奇批奏折
宋承煜刚想说没有,但又怕娘觉得不开心,便将刚刚看的一个奏折,顺手便递给了她:“娘,您可以看着这个。”
宁晚就是冲动一说,没想到还真能帮上老大的忙,她接过奏折一看,发现这折子好奇怪。
上奏人是京城附近一个叫长宜的地方,有个姓蒋的知府想降职入京,奏折旁边还有一张这位蒋知府的生平介绍,有一处介绍倒是吸引了宁晚的目光。
这位蒋知府自十七岁中榜眼后进了翰林院,不过没多久便自请离京了,更令人奇怪的是他如今已经三十有余,家里却尚无妻妾子女。
宁晚又接着往下看这些消息,这才知道……
原来,他就是宜妃当年偷偷喜欢过的那个少年。
那人离京的时间和宜妃入宫的时间一致,宜妃说那人应该连她是谁都记不得,更谈不上什么喜欢。
可宁晚看这如此急的奏折,宁愿降职也要入京,怎么这么像是奔着宜妃来的?
她朝宋承煜问道:“这才一天,你就把这些都查清楚了?”
宋承煜淡淡道:“宫里的暗卫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