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熏干的兔子炖上,没有复杂的菜色,就这些了。
老谭参观这烘干车间,说实话,很意外。
他说:“干菜更容易运输和储存,去年冬天,驻边哨所补给里几乎都是咱们的干菜。不怕冻,是哨所最优之选。”
四爷指着还在工作的车间:“种植和产量受限,因此,像是口感比较好的野菜,也在烘干之列。咱们一年四季不停工,当然了,野菜占比极小,今年夏季是生产旺季。最多的是豆角、茄子甚至于包括黄瓜。像是黄瓜,如果军需需要,那么……像是京城、沪市的一些任务就不能接了。”
动机黄瓜当然更受欢迎,但这也意味着价格更高。
老谭摇头,咱以节省为先,贵的不要,像是萝卜、白菜、南瓜、地瓜这类的,咱们的需求量极大。
莫说你们一个农场了,你们全县的蔬菜都算上,也未必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量。当然,这只是冬季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需求,平时咱们自己的连队基本能自给自足的。
公事谈完了,往家走,剩下的就是私事,人家也就不打搅了。
这个时候老谭才说:“你搁在这里屈才了,以你的能耐,换个地方发展或许更好……”
四爷连连摆手:“老谭,这里很好!”不显山不露水,是一个逍遥的所在。
老谭叹气:“你呀,跟大姐两个人,真的是可惜了。”说着话,就到了跟前了,远远的看见门口站着两个十分相像的大小伙子,他站不住脚,点着这俩小伙子,“说实话,血缘这东西还是神奇的!这俩小子都是有些像宝墨的。”
是说外甥有些像舅舅。
应该是有些相像的地方吧!
金福和金禄笑着迎过来:“姨夫!”
“嗳!”两个这么大的外甥。
家里来了客人,好一番喧腾。隔壁刘南生准备做饭,听着那边的说笑声,想起婆婆和孩子都说,喝了人家一碗羊肉汤。
她把家里的豆腐干拿了一碗,端着给送去:“林,豆腐干。”
桐桐在厨房,朝她招手。
刘南生也没去西屋,打搅人家说话,直接就进了厨房:“多亏你还有羊肉,给炖了一碗羊肉汤。”
桐桐没言语,拉着刘南生到瓷盆边上:“本来今晚上打算喝骨头汤的。”都炖上了,谁知道来了客人,这汤等会就下了面条了。
刘南生没明白,啥意思?
桐桐指了指那骨头:你看这是什么骨头!
猪骨头,猪大骨,很明显。
桐桐端了羊油罐子,叫刘南生闻。
刘南生看着桐桐:“……”
桐桐也看着她,咱也不敢说老太太是装的,只能把羊油罐子递过去:“羊油能祛风,补虚,化毒,润燥,倒是不知道暖胃的效果这么好!大娘喝了说胃不疼了,那你拿回去试试。要是还不能改善,就该去省城给瞧瞧,好好给治!”
刘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