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说关母:“你看,我这还挺忙的!就不陪你了,你先回。”
关母:“……”人家风风火火的走了,半路听见争吵声,这还就跑了起来,比兔子都欢实。
自家儿子也是倒霉,遇到这种丈母娘,搅和的小两口的日子没法过。
帮着收购的刘秋萍就说这个大娘:“你咋不把攒着的鸡蛋叫你儿子给你儿媳妇送去呢?”对人家的姑娘好,这事就有转圜。你只跟人家的父母在这里纠缠,纠缠什么呀?人家只要你们对人家的姑娘好,就这点事!
你儿子要去县城,家里做点好吃的给拿上,毕竟吃食堂,万一吃不饱呢?万一晚上再想吃点啥呢?没锅没灶的,不方便嘛。
你给拿鸡蛋,蒸点包子,这些都没有……你就是把苞米面窝窝头给拿些,或是弄些野菜窝窝给拿去,这都比你拿着这玩意找人家父母强吧。
人家父母一松口,你们还是跟以前一样,有啥为难你们的意义?你们这种付出是闹别扭的时候的一次性付出。人家要的是从今往后,你们对人家姑娘好着点。
懂这个诉求了没有?
还看不出来吗?人家是真的疼闺女。前儿去县城,就在食堂吃的饭。小如在食堂负责咸菜泡菜,什么菜帮子萝卜皮,都腌呢!前面一说要咸菜,她这边切丝就能上菜。
活不重,吃得饱。
听说机关食堂都请小如去腌泡菜了,还挣着额外的补贴呢。
关母尴尬的笑了笑,心说:这不惯成成例了!给了这个媳妇,那个媳Z⃛𝒢妇也要,要不然就是是非。可家里哪里拿得起?
这般想着,一路溜达着回去。一回去又坐在院子里哭,高一声低一声的骂儿子,说儿子没本事,说为了儿子受了他丈母娘的气了,人家拿下眼看咱,你要是有本事,你妈能受这个委屈云云。
关小海:“……”我丈母娘是个很难缠的人,但却真是个讲道理的人。
他就问说:“你去的时候,我丈母娘正上班?”
那咋了?
“上班的时间,她能咋你?”她不要名声了?肯定跟你好好的说话了,你就是污蔑!她不是瞧不起你,她是单纯的瞧不上你。
瞧不起才是下眼看,瞧不上并不是!我丈母娘瞧不上的人多了,不光是你,她也瞧不上我呢。
这是没法子说人家不对的,人家能耐大,瞧不上咱……这不是正常的吗?
他一边在院子里忙着拾掇农具,一边跟亲妈掰扯这里面的道理。然后跟了一句,“……你明儿也能去那地方上班,跟她一个单位……你叫她瞧上一个!”这跟我出息不出息有啥关系?我就是出息了,你也就这样了,她还是瞧不上。
把他妈成功的气‘死’过去了,就是那种生气还发泄不出来,然后直挺挺的往地上一趟,非得男人和儿子轮番着哄,轮番着认错,才能‘活’过来的状态。
关小海:“……”你看!我丈母娘是不会这样躺在地上的:第一,她舍不得弄脏身上的衣裳;第二,她觉得那个样子不好看,不体面。
这是亲妈呀!自来习惯了这种日子,也以为别人家得日子都是这么过的。
其实在老丈人住了一段时间,就真的知道,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自家是天天吵,为了谁的饭稠谁的饭稀都能打起来。丈母娘家呢?没有的。
以前没觉得自家老娘说自家媳妇有啥问题,可在丈母娘家呢?
丈母娘老是指挥几个小舅子干活,厨下的活能打下手的就去打下手的,打不了下手的,媳妇做饭了,你们自觉的去刷锅洗碗。
可要是在自家,媳妇叫自己干点啥,老娘是不愿意的,觉得她儿子累了一天了,啥事都靠男人,这媳妇就是懒,就是奸,就是滑,就是当不起家。
他没管当着他妈,把拾掇好的农具一扛,趁着歇晌这会子功夫,去薅些野菜,晚上拎着野菜去老丈人家混饭去。
初春的荠荠菜正鲜嫩的时节,关小海天擦黑来了,拎了一筐子鲜野菜,在河里冲洗过了,嫩绿嫩绿的颜色,水灵灵的,只要一淘洗就能吃。
桐桐接了过去,晚上熬着小米粥,这玩意扔在锅里,能吃个嫩生劲儿。
她说女婿:“放桌子,吃饭。”
“嗳!”关小海洗了手,应承着,然后见老丈人也没恼,就赶紧先问:“考试是要去县城考?还是要去市里考,我借个马车,路上能快些,我陪着跑一趟。”
四爷也没拒绝:“好!初五之后吧,初六一早去!”
成!初六一早我就来。
桐桐端了窝窝头来,递给女婿两个:吃吧!吃点干的。
关小海接了,把窝窝头揉到小米粥里,一揉就碎的窝窝头跟小米粥搅和到一起,稠糊稠糊的一碗,他端起碗往嘴里扒拉:还是我老丈人家的饭香!
关母看着一锅的清水煮野菜,撒了一点点的盐,然后给一家子盛饭:老二就是白眼狼,今儿这饭一口都不给他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