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都觉得几个孩子受了苦。
慧娘从接到信,得知甘怀仲他们要回来开始,就找上盼娘,一起商定菜单,决定要给孩子们好好补补。
“这几个孩子真是的,自打去剿匪以后,连个消息都没有,他们不来消息就算了,夫君也不写封信,我这几日总是胡思乱想,觉得夫君他们会遇到危险。”
盼娘一边写着菜单,一边抱怨。
她在娘家时是不会写字的,还是嫁了人之后,余文书教的。
她日日临摹的都是余文书的字,颇有余文书的几分风骨,几道菜被她这么一写,倒是写出了让人吃不起的架势。
“大嫂这字写的和大哥越来越像了,若不是我自小与大哥一起长大,还真是分不清你的字与大哥的字有何分别。”
盼娘望着自己的菜单,腼腆的笑了笑:“我的字比起你大哥的可差远了。”
他们归来那日,慧娘和盼娘早早的就带着下人,将孩子们住的房间给收拾干净了,还提前做好了饭菜,吩咐下人们每隔半个时辰便热上一次。
她们一家老小,早早的就站在城门口盼着几个孩子回来。
孩子们坐在小马驹上,看着憨态可掬,十分惹人喜爱。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都忍不住叫喊起来。
“几位公子是越发俊朗了,看看这身姿何等英勇!”
“大公子和二公子和咱们陛下也是越来越像了,看着和一个模子里雕刻出来的一般。”
“那些人是谁?怎么和大公子他们一起回来的?”
“这么多人,还没穿铠甲,看着不简单啊?”
百姓们对老黑山的山匪被招安一事自然是不知的,见到老黑山的这些人,便忍不住议论起来。
老黑山的大部分兄弟,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了。
他们颇为有些不适应,但因为他们是和李志、甘怀仲站在一起的,所以也享受到了百姓们崇拜的目光。
他们一个个想要躲藏,却又怕让百姓们失望,于是只能僵硬着身子,接受百姓们的瞩目。
“几位兄台,甘某早就在府中备好了酒菜,为几位兄台接风洗尘,几位兄台这一路辛苦了。”
甘梵仁并未叫他们当家之类的称呼,百姓们自然不知道几位当家是土匪。
若是知道了,定然是要惊慌的。
他们见甘梵仁对几位当家以礼相待,便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陛下,这些好汉是哪来的?”
有胆子大的,壮着胆子询问。
甘梵仁温和笑着:“这些人都是常年隐居,不轻易下山的猎户,在山中自给自足,因有一番好手艺,被我儿请了下来。”
甘甜:“……”
【爹爹这话看似是在骗人,但仔细想想也没问题。】
【山匪常年隐居在山上。】
【至于猎户嘛……】
【猎人怎么不算猎呢?】
甘梵仁的唇角微微掀起。
因为甘梵仁的出现,百姓们短暂的关注了一会儿山匪们,便又将目光落在了甘梵仁的身上。
“陛下看起来又消瘦了不少,定是因为最近太过操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