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商人见甘梵仁这么轻易地交出了种菜的法子,又将目光放在了火锅上。
这样好吃的店,不该只有一家才是,就应该遍布三关。
商人的家眷们纷纷来慧娘面前打探消息。
慧娘也不藏着掖着。
“大家也看到了,我与夫君不会一直停留在此处,开这铺子不过是玩玩,并非是真心想要赚钱。”
“若是姐妹们想开这铺子,我可以将锅底的配方交给你们,只不过这配方并非是我的,乃是我那嫂嫂的,恐不能白白给了姐妹们。”
具体多少钱,慧娘也不说,只说问问嫂嫂。
女眷们回去和男人们一商议,男人们便深思了起来。
“这方子极为新奇,若是我们买下来,可以一直传下去,贵些便贵些。”
“就怕这方子的太便宜了。”
女眷们忍不住好奇:“便宜不是好事吗?为何这般发愁?”
“方子若是便宜了,那人人都买的起,这铺子自然也就不新奇了,唯有将价格炒得高一点,大家买不起,我们才能赚到钱。”
各家都在商议如何制定价格。
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日,便有妇人登门,将一万两银子塞进了慧娘的手中。
竞争
慧娘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火锅底料方子,竟然可以卖到一万两这么多。
慧娘也没有将一万两私吞,而是学着甘梵仁,将钱分了一部分给公孙越和温以凡。
他们两个在绘制舆图的时候,也顺带着帮宣传了铺子,为了绘制舆图,他们没日没夜不辞辛劳,这钱是他们应得的。
相比黄伯t?的诚惶诚恐,他们两个丝毫没有推据。
他们做事的确是辛苦,这钱是他们应得的。
公孙越家中富裕,自然不将这些钱看在眼里,在他看来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罢了,为了一串数字争来推去实在不好看。
温以凡家中清贫,身子还不好,光是为了治病就没少花钱,不然这么轻易的投靠甘梵仁。
他自然也不会推据。
他虽然收了银子,但在心里却是感激慧娘与甘梵仁的。
试问,天下哪个读书人不想着学以致用,用满腹所学为百姓、为天下谋福祉?
他也曾想过好好效忠大云,可惜大云官吏腐败,不过是因为他不愿送礼,就不许他报名考试。
他心灰意冷,本以为这一世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了,没想到竟能遇到甘梵仁这样的明君。
在甘梵仁眼中,无论是读过书的还是没读过书的,只要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在甘梵仁这里都会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