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也是由大口浅井朝着小口深井的进化。
卓筒井基本上都是深入地下几十米,甚至是上百米,如此才能将深藏于地下的盐卤取出来。
这,是不同于普通的水井的。
普通的水井,一般也就几米到十几米。
最深不超过二三十米。
这样的水位,基本上都比较浅。
雨水充沛,或是靠近河床的地方,浅井是尽够用的。
可若是遇到了旱灾,浅井也会干涸。
如此,就需要深挖井。
但,古代的技术有限,或许有的人、有的地方,发明了挖掘深井的办法,却并没有流传开来。
至少在沈婳所熟悉的地方,大多都是浅井。
想要挖深井,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技术。
古代,没有钻头,没有电力啊。
不过,卓筒井就是最早的“钻头”。
它可以利用舂米的原理,用粗壮的竹子,一点点的挖掘。
直至达到几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深度。
如此深度,就算是旱灾袭来,应该也能取到些许地下水。
利州去年下了雪,今年也下了雨,虽然数量都不多,但聊胜于无啊。
沈婳估计,利州应该不会有灾情。
且,沈婳提前预备了那么多的粮食,空间里更是还有大半个京城的存粮。
抵御旱灾,赈济灾民等,沈婳的粮食肯定充足。
但,有备无患。
沈婳觉得,人算不如天算。
她做的准备再多,预想得再周全,也要预防“万一”二字。
“。。。。。。我没有试过!”
黄家旺现在也属于技术性人才。
早已不复当年龙门寨大当家的一身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