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远接到任务,便组织政研室,秘书处的几个笔杆子,让大家弄初稿。
黄宏远本身笔杆子不过硬。
虽然他有秘书工作经历,但要真论笔杆子,他有自知之明,在人才云集的省府,他根本不算啥。
他的想法是希望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把初稿搞出来,然后他亲自修改,加上一些符合周省长性格的语言,加上一些原则性比较强的话,最后这个稿子等于还是他弄的。
但是他没料到的是,他搞了三个初稿,周省看过以后都不满意。
黄宏远当时就傻眼了。
对周子兵的意图他明明领悟了,可是为什么搞出来的材料就不能令他满意呢?
这就好比一个音乐造诣很深的人,偏偏生了一副破嗓子。
内心有货,却表达不准确,这实在是让黄宏远很尴尬。
后来周子兵把副秘书长江楚叫过来,让他参与把这个材料弄弄。
江楚把活儿接过去,两天就搞了一个初稿给黄宏远。
黄宏远认真自己的读了这个材料,当即就惊出一身冷汗。
他当时脑海里面就四个字:“藏龙卧虎”。
江楚的材料精炼,对领导意图理解透彻,表现却很隐晦。
关键是领导的一些不能说的意图,江楚的材料不仅有了体现,而且还毫不露痕迹。
当领导的核心是什么?
领导就是要贯彻自己的意志,驾驭好下面的人,却又不能让下面对他有抵触情绪。
这中间需要运用的是阳谋。
很多事儿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办,而且还要办好,这是很体现素质和水平的。
黄宏远也是当了多年领导的人,他心中对周省的意图相当了解,但是材料水平却真不及江楚。
这件事让黄宏远很没面子,很尴尬,在政府威信和颜面损伤都很大。
因为笔杆子的短板,他脑子里面最近精神负担相当大。
省政府有没有好笔杆子?
这个问题毋庸置疑,政研室,秘书处,办公厅,随便拎个人出来,都是能笔下生花的主儿。
但是下面的笔杆子和秘书长不是一回事。
会写文章不一定能领悟领导的意图,不一定懂得文章要表达的精髓。
哪怕是事先开会,约法三章,但是有些话不能说,只能悟,下面的人眼界局限是必然。
思想精髓没到,再笔下生花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