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笔趣阁 > 第680章 最怕月子期间出问题(第2页)

第680章 最怕月子期间出问题(第2页)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龙点头说着,“头回做这样的事情,咱们是服务赚钱的,态度好点儿不丢人,能笑着把钱赚了,还能让别人满意,那才利害。咱们做这个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年割明年还要割,有好的口碑了,以后人家才会信咱。”

这一点谢运东和梁大成都没想过,所以听了李龙和陶大强的话,两个人都低头在思索。

以往他们想的就是出去找人,和人家谈,愿意收割的就割,割完收钱走人。

现在李龙所说的,这收割麦子是一门长久生意,你今年割的好,人家觉得你不错,明年大概率还会找你。

李龙给他们贯彻这个观念,本意就是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只要种麦子、稻子,以目前这里的经济情况还不会一下子找康麦因来收割。

这种小四轮带的收割机有十来年的黄金期。

他希望带的这几个人,在未来的十年里,能够积累一批资金,等收割机到时快被淘汰的时候,可以有家底,迅的购买新机器,继续展。

一代领先,只要踩好点子,就能步步领先。他有外挂,那么就看这些人能不能配合跟上了。

而且还有一点,收割机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市场虽然也在扩大,但户数就那么多。只有把服务态度提上去了,人家才会二次三次找你割麦,你才能挣到这个钱。

李龙需要谢运东、梁大成他们心理上有个转变。陶大强跟着自己卖鱼,这方面已经有意识了,但谢运东、梁大成这方面还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话说到这份上,李龙也没打算再多说。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几个女人从屋里出来,这时候杨大姐已经把红蛋煮好,每个人带了一份。

这是看月娃子的回礼,也不需要推辞。

李龙是想着让他们吃过饭再走的,但这些人都不留。知道人家坐月子,本身事情就多,留着吃饭,那就是在给人找麻烦了。

人走后,杨大姐帮着顾晓霞整理着那些拿过来的小衣服、鞋子,笑着点评着:

“这些东西做的真尽心,看这针角多密!这布料也好,厚实,好用。这尿布……嘿,这回是真够用了……”

陶大强他们是上午过来的,中午吃过饭,杨大姐帮着顾晓霞把两个孩子喂完,下午准备洗尿片子的时候,又来了一帮人。

这回是6大嫂等人,赶着马车过来的。

和上午以年轻媳妇的主力不同,下午是以老婶子为主。

这些老婶子本家大都是和李建国他们关系不错,就算不是同一批人也都是在村里时间不短,算是看着李龙、顾晓霞长大的。

虽然是长辈,但这两年四小队家家户户都受着李龙的好处,这些人就算有些人酸着,但心里还是念着人家的好。

原本这些人是想着等顾晓霞回队里坐月子再来看,但上午杨苹苹邓桂兰她们到县里看了之后,就在队里传开了——顾晓霞没有打算回队里坐月子,李家婆婆大嫂也不用去,人家那边有专人照顾。

那队里这些已经准备了礼物的人,就商量一下,找了两辆马车拉着就过来了。

反正到县里,马车拉着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当上街了,顺便还能买点东西。

这些人在李龙的大院子呆的时间不长,老婶子们主要是进屋子里看了看顾晓霞和月娃子,顺便传授了一下自己坐月子的经验。

无论这些经验是否过时,顾晓霞都能听得出来她们的一片好意。

毕竟坐月子对于女人来说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稍有不慎,真的会落下一辈子的病根。

并不会像有些人说坐不坐无关紧要。

这些老婶子们呆的时间不长。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她们还要去街上买点家用的东西。

所以下午相对就好一些。

杨大姐按李龙的说法,在屋子外面台阶上喷点酒精,消毒。

原本以为这下子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下午又来了两批人。

也都是四小队的,第三天梁月梅的母亲陈秀珠和妹妹梁星梅也过来了。

杨大姐一边暗自感叹这看月娃子的人真多,一边煮着鸡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