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家,几t?乎都是潼门关的,咱们出来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吗?”
“跟着狗皇帝混,三天饿九顿,跟着咱们这位新陛下混,顿顿有酒有肉,咱们何不踏踏实实的跟着他?”
将士们想通以后,训练比以前更认真了。
以前他们训练也是白训练,一身本领都用在了百姓身上。
但现在他们知道,早晚有和朝廷开战的那一天,现在多训练一刻钟,就有可能多在朝廷的军队手上多活一刻钟。
大家训练的刻苦,唐觉见了也会时不时的奖赏大家。
甘梵仁见大家吃饱喝足,便开始张贴告示,招兵买马。
甘甜经常缠着甘梵仁,抱着她坐在桌前招兵。
许多人路过,本来没打算参军,都忍不住过来看两眼。
想跟着甘梵仁做事的大有人在,招兵的告示一出,就有许多人报名。
有不认字的大娘路过,还以为是像以前那样发东西呢,急忙跑过去问。
“咱们这是要发啥呀,咋这么多人呢!”
有人哈哈大笑:“我们啥也不发,我们是要报名参军的。”
大娘皱眉:“参军!上了战场那可是要丢命的,你们不怕死吗?”
“怕!可若不是大人,我们我们早就饿死了。”
“大人让我们吃饱穿暖,我们要报答大人的恩情,我们也要守住这份幸福。”
一个黑壮的汉子说道:“我们可以死,但我们的家人要好好活着,只要我们上了战场,帮咱们这位陛下守住了潼门关,那我们的家人就可以继续过现在这样的日子,可以吃饱穿暖。”
“我家隔壁的邻居,把女儿卖了,也才换了半袋糠米,如今陛下给我们一人一石粮,还给我们的家人免费治病,还有银子拿,我们为啥不参军。”
这话算是说到大家的心里了。
经历过前段时间,为了口吃食烧杀抢掠的时光,大家都不想再像以前那样苟活了。
他们想活出一个人样来。
想让自己的家人也过上好日子。
大娘沉默了一会儿,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眶微微湿润。
“之前修路时,潼门关只许进不许出,粮食被炒出了天价,恰逢我儿媳生产,可家中一点粮食也没有,儿媳没有奶,我四处求人也没借到粮,孙子因为没有奶没有粮吃,没活下来,儿媳也抑郁成疾就那么去了。”
“若那个时候能遇到陛下多好。”
大娘提到儿媳,忍不住落下泪。
有人安慰道:“之前木北县的百姓来支援时我听他们说,陛下那时就在木北县救了好多百姓的性命,陛下在那建了神女庙,和神女祷告,神女赐下了粮食,救了他们的命。”
“陛下是被神明认可之人,我相信跟着陛下,我们潼门关一定能越来越好!”
大娘点了点头:“说的对,我这就把我儿子押来,让他也来参军!”
“对了,你们刚才说参军给钱,给多少钱啊?”
“一次性给一百石粮,而且参军后每个月还给十两银子。”
大娘听了,眼前一亮:“这么多!”
一石粮就够全家人吃一个月的了。
一百石够他们吃许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