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他还是走过去。
“姜公子,新年大吉。”他仰头对姜遗光说。
少了以往刻意讨好的意味,好像只是寻常好友碰见了打声招呼。
于是姜遗光也低头回他一句新年大吉。
风有点大,阿寄直接站到他身侧,光明正大地利用姜公子挡风。他脖子上围了一圈围脖,白绒绒兔毛捂得说话含含糊糊的:“姜公子,您以前过年时会做什么呢?会不会也在城里看烟花?”
姜遗光摇头:“并不。”
他不怎么过年节,自老姜头死后,更是不再过节日。于他而言,一年三百六十日每一日都一样,他并不觉得某些日子有什么特殊的,值得庆贺一番。只是他也不会特地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罢了。
阿寄没听到回答并不气馁,而是接着说:“以往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会带我上街去。街上很热闹,什么都有,我记得,我每次都很盼着去。”
“但我以后没有这个机会了。我见不到他们了。”
一簇烟花在空中炸开,亮起的光照着阿寄幼嫩脸庞,眼神古井无波,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姜遗光没有说话。
阿寄低下头。
和他想的一样,姜公子与常人有异。他早便察觉姜公子比其他人更加冷漠无情,不论遇上任何事都没有任何波动。他能发现这点,其中固然有他主动接近的缘故,但姜公子似乎从未想过遮掩。
就如此刻,姜公子只要像其他人一样可怜地安慰他两句就好,他明明知道可以这么做,可他就是不干。
这样一个人……堂叔公到底和他做了什么交易?
他一直打听多年前蜀地发生的怪事,东苑那边也时时寻找。很多年前……姜公子看起来很年轻,不会超过二十岁,可他打听的事大多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了。总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吧?
是陛下让他来查的吗?还是说……往事也和他的故人有关?
第469章
元宵节后,姜遗光终于得到了想要的消息。
在此期间他只出门过一次,便是为了解决衣袖中无故冒出的双手一事。这件事也是公主嘱托,他才照办,收过后,他又闭门不出。
但这也让人们对他更加狂热。
若是他轻易出手,随叫随到,免不了让人觉得他好利用,继而生出轻视。像现在这样,他架子端得越高,那些人越不敢怠慢。姜遗光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有时让人觉得自己不好惹,会省许多事。
如现在,源源不断的礼物和拜帖从各处来,送各种奇珍异宝、名贵药材、宝马美人等等……门房谨记姜遗光的吩咐,奇贵的药材可以收,一些稀奇的古籍也要,其他的一概不收。
“让人去宣扬一下,就说……我爱听故事,越稀奇古怪越久远的越好。”姜遗光对几个近卫说道。
他们会想办法“透露”出去的。
那些人很快发现了这点!一时间,整座城的各类古籍奇药价格飙升,连带着周边城镇的药材价格都涨了涨,不过普通的药材姜遗光不需要,所以慢慢又降了回去。
同时,这些人发现,那位京城来的高人不好男色女色,但如果送上年纪大历事多能讲讲古的老人,白家还能请人进去坐下喝杯茶,说说往事,虽然能直接见到姜公子的人还是不多,
高人嘛,喜欢什么都不稀奇。想请他出山,就得想法子打动他。
这股热闹劲儿一直到元宵也不见停止。
元宵后第二日,有一双十左右年轻人,携一须发皆白看上去精神矍铄的老人求见。
这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如果那个老人背上不是背着一把近一人高的厚背刀的话。
兵器嘛,一寸长一寸强,厚重的武器也不容易在打斗时弄坏。但像这么长这么厚重的兵器,还要随身带着,实在罕见。
那老人慢腾腾地把厚背刀卸下来,看门的其中一个近卫上去试了试,少说有百斤重,再看那老人,走了那么远的路,脸上不见汗渍,就知道是来了高手,双手一抱拳,请他们进去休息,他让人去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