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恪见了也觉得有趣,也买了五彩线打的绳结,给他绑在手臂上。
九公子早就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要不是姜遗光头上手臂上都占了位置,他也想过去凑凑热闹。看见一旁有卖咸鸭蛋的,过去买了一个,又叫打络子的给编了个络子,咸鸭蛋装进去,可以挂在脖子上。
旁边,还扎着总角髻的小孩儿嘻嘻哈哈跑过去,脖子上挂了五彩线络子,手里拿着绉纱扎的五毒,和伙伴们追打着玩儿。
姜遗光沉默片刻,道:“我十六了。”
兰姑给他绑好了,退开半步,九公子顺势把咸鸭蛋络子挂他脖子上,小心地放好,确定鸭蛋不会掉出来后,才笑道:“你这不是还没起字吗?等起字加冠了再说。”
第101章
姜遗光就又没说话了,一双安静的眼睛黑白分明,配上几人给他扎的彩带、彩结,看着更显小。
九公子还不知他家世,黎恪却知道些,他没了师长父母,在柳平城的身份早就是个死人,哪里还有人给他起字,给他加冠?
他悄悄对九公子摇摇头,九公子心领神会,打个哈哈,扇子一打,摇了摇,亲亲热热地揽着姜遗光肩头往前走:“难得出来一趟,走走走,找地方转转。”
身后几人笑了笑,也跟上去。
……
京中氛围远不如江南。
寻常老百姓照常过日子,一些敏锐的官员却觉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叫自己家人族亲都收敛几分,这几日绝不能闹出事来。
五千兵马不是小数目,陛下也不知何时调集齐的,竟半点风声都没透露,直接发难。
即便前些日子陛下已表露出对赤月教的不喜,但大伙儿都以为依陛下往日行事作风,该先劝降才是。孰料陛下突然来这一手,直接点了将去禹杭,倒叫不少人察觉出些不寻常的意味来。
朝阳公主也难得地从朝凤园里出来,入宫一趟。
宫里皇后诞下太子不久后病故,从此陛下不再立后,只叫贵妃代掌凤印。朝阳公主进宫后,先去拜见贵妃,才回到了自己的未央宫。
和朝凤园一比,未央宫就像个大笼子,站在这儿,连天空都是逼仄的。
若可以,朝阳公主也不想来,但她不得不来。
午时,陛下召见朝阳公主,共进午膳。
而后,朝阳公主便一直在陛下的御书房,父女俩又用过晚膳后,朝阳才回未央宫。刚回去,陛下的赏赐就来了,流水般送进未央宫,连朝阳公主的生母禧嫔那儿也赏了道菜。
陛下一赏菜,贵妃那儿也送来两匹料子并一对钗。
禧嫔和贵妃同住寿康宫,和她一道住在偏殿的还有一位刘贵人,见着赏赐,连忙奉承。
禧嫔笑了笑,将赏菜一口口吃完了,才让人撤下去,和刘贵人说了会儿话,轻轻掩口打声哈欠,刘贵人会意,立刻寻个由头告退,称不打扰禧嫔云云。
禧嫔面上还带着笑,不论是谁,她总是要这样笑着的,要叫其他人知道,她心里对陛下忠诚、爱重,陛下的赏赐让她高兴,贵妃的赏赐也叫她感恩戴德。
陛下子嗣不丰,她能有一子一女,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直到夜里,宫女放下床帐,吹了灯,轻手轻脚去隔间守夜后,禧嫔才敢睁着眼,慢慢抽气,让眼泪一点点流干净,她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来。
陛下让瑄儿去禹杭,她本以为是顶好的差事,等回来后,就能开府封王了。可女儿派人稍微提点了一句,才叫她如梦初醒。
这是叫瑄儿踩在刀尖上去够一个前程!
他甚至能让一母同胞的哥哥去给妹妹铺路!
她睁着眼,不知该喜悦还是该恨。喜不知为何,恨也不知恨谁,可如果什么都不做,她就只能像一具空壳般呆在这宫里,等悬在瑄儿头顶上那把刀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