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张大海行事也确实有些问题。
都是农村出来的,张大海自己出息了,想孝顺父母、帮衬弟妹,徐指导员能理解。
可张大海结婚后,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妻儿啊。
想把津贴寄给父母,行,毕竟不能拦着人家尽孝心。
可你好歹给妻子也寄一点儿啊。
农村里确实有吃有喝,基本上花不到什么钱。
可万一有个意外哪?
不管是生病还是上学,哪样不要钱?
张大海媳妇手里没有钱,男人又不在身边,想想就知道她有多难。
徐指导员曾经委婉的劝过张大海,结果这人却一脸耿直的说:我娘最是公道,也最心疼我,肯定不会委屈了我的老婆孩子。
得,人家都这么说了,徐指导员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只是个外人。
后来,张大海升了连长,按照规定,可以申请家属随军。
徐指导员就又来劝张大海,“既然你媳妇跟你娘不太和睦,那就索性把她们分开吧。常言道远香近臭,离得远了,她们或许就没那么多的婆媳矛盾了。”
结果,张大海又一脸孝顺的说,“我妈不同意,我常年不在家,不能孝顺爸妈,就让媳妇和孩子代我尽尽孝心。再说,我妈稀罕孙子,她也舍不得银锁哩。”
徐指导员:……
作为同袍兄弟,徐指导员真是把能劝的话都说了,可人家不听,他也没办法。
但徐指导员担心,照张大海这么个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将来一定出大问题。
不过,徐指导员万万没想到,张大海竟忽然想明白了,还主动打了随军申请报告。
这真是让他有些意外。
张大海比徐指导员还意外呢,“啥?我、我打了随军申请报告?我啥时候打的,我咋不记得了呢。”
徐指导员也是一愣,“你不记得了?我听营长说,是半个月前你连夜跑过去,敲开了营长的房门,把报告亲手交给营长的啊。”
当时营长还跟徐指导员抱怨,“这个张大海,真是想媳妇都想疯了,三更半夜的来敲门,你嫂子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营部出了大事呢。”
“连、连夜?还跑到了营长家?”
张大海挠了挠头,“有这事儿?我咋一点印象都没有?”
难道这段时间太累了,他的记忆都出问题了。
但不管怎么说,报告已经递上去了,上头还同意了。那就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张大海原本还有些郁闷,但一想到老娘接连给他写的三封信,又觉得这样也挺好。
看老娘信里的内容,估计她和安大妮已经闹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连让他休妻的话都喊了出来,显是气的不轻啊。
休妻,肯定是不行的。
还是那句话,他和安大妮虽然没有什么感情,但两人有四个孩子,只要安大妮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错事,他就不会跟她离婚。
不离婚,可老娘和老婆闹得势如水火,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隔离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