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寒当然也是想要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来,他也希望能够让大明王朝不至于像现在这个局面,官员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甚至老百姓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并不是因为他们就是该死。
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很大一个程度上面是基于朱元璋对于整个天下是自己家产的这么一个思想而来。
与其他的王朝相比较而言,明朝的家天下思想其实是更为严重的,表现的最为直观的一点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开始就已经将天下视作自己的家产。
然后开始将所有的人视作自己的奴仆,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他都是一视同仁的、
在这一块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老农民的思想,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天下分给其他人,他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要跟别的人分权。
他很瞧不起那些把权力分散给那些官员的人,所以在他的思想里边不管是谁想要跟我分权利,想要从我的这个天下来争取你们所谓的权利。
你们所谓的人权,你们所谓的利益,一切都是在跟我作对,我抓到了,那么我必然要给你们极为严厉的惩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这种人消失。
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所有人知道天下是我们老朱家的。
为什么?
因为我如此艰苦朴素的作风才让我有了权力,让我有了实力去跟天下枭雄争夺天下才让我能够一举夺得天下。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没有受元朝任何恩惠,甚至我差点被元朝治理之下的官员给焊死,才夺得了今天的这个天下,那么谁敢跟我说要权力?
要分我的利益,那么我都是将他视作敌人那样的敌人。
我是根本不可能让他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土壤,这就是朱元璋的想法。
老朱这个当皇帝的想法,虽说这种想法有些极端,所以说这种想法看上去似乎有些愚蠢,甚至显得那样的不理智,可是这就是他的想法。
所有人都会说他的这种想法是十分极端的,但是又必须得要承认,因为老朱生活的那种环境就是这样极端才导致了他的这种想法是极端的。
他生活在元朝末年那种昏暗的时代,所以给他的感觉就是全天下所有的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所有的好东西都必须得要掌握在我的手上,才能够不至于失去。
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即便是最亲近的人,有的时候也会背叛你,就像朱元璋自己的侄子朱文正那样。
当年他那么相信朱文正派他去守南昌,他的确守住了当时的朱元璋觉得自己的侄子,如果要封他一个大官或者什么会惹的别人觉得不公平,所以一开始还询问了一下朱文正的意见。
朱文正可能当时是比较谦虚的,觉得自己的舒服,肯定会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所以当时他还谦虚了一下,可是没有想到朱元璋很高兴,觉得自己的侄子很理解自己。
于是还真就没有给朱文正封一个多么好的官职,所以朱文正那时候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被委屈了,于是就想着背叛朱元璋去投靠张士成。
这件事情当然被老朱给现了,现了之后本来按照军法应该将他直接处死的,但是碍于他是自己的侄子,老朱还是没有这么做,只是将他给圈禁了起来。
可是这件事情对于朱元璋的打击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让他从此再也不会认为什么。人都能相信,即便是自己的亲侄子不照样会出卖自己吗?
在这种理念之下才会形成那么极端的想法,才会让他觉得什么人都不至于让自己相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即便是很多的大臣想要让他改变这种想法,都不可能因为他的想法已经固定了,因为他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确是被辜负了。
这也不能怪老朱吧,只能怪当时的那个环境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可能他的这种性格也的确是不应该存在,但是却又这样生了很多情况之下人的际遇就是如此,老朱就是这么倒霉。
当年的朱文正那是一个多么天才的人物啊,即便是性格比较夸张一点,可是绝对是一个军事天才可这样的一个军事天才一样的侄子却并不能够陪伴自己到最后,这实在是令人非常伤心难过。
而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产生家天下的想法,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老农民,他没有受过那么多的教育,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没有那么多的宏伟的观念。
他可能就天真的认为自己夺得了天下,那么天下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谁也不能够从自己手上抢走,谁要是敢抢的话,那么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