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封帝对她所说的治水方案,生出了几分兴致,他开口说道:“少年,你且平身,接着说下去。”
阿昭站起身回话,“是,多谢陛下。”
皇帝的目光一开始带着审视,如今渐渐柔和。
阿昭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只是如今兄长身陷囹圄,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丧命。
即使她心中恐惧,也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
澧南一地呈现半月牙形状,共有七城,这次洪灾泛滥,比往年都要严重……
她深呼吸,侃侃而谈,“可采用疏导之法,将蓝烟城中的积水疏导至护城河中,再带领官兵百姓,将护城河的河堤一侧凿开,连通新川渠,可保潮水得以疏通。”
“新川渠连通落光海,将潮水导入海中,可保潮水退却。”朝堂上的少年面容秀美,面如冠玉,她傲立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
诸多大臣窃窃私语,在商讨此法是否可行,可是从未有人尝试过,所以无人知晓。
但是齐丞相一党却坚持说:疏导之法,绝无可能让洪灾退却。
忘尘听着阿昭的言论,眉头却渐渐紧锁,少年所说的疏解之法,确实可以应对洪灾。
若是往年的小型洪灾,确实可用。
但是今年的洪灾,却是由海水引发的,而且已经殃及澧南全郡。
若使用疏通之法,百姓们饥寒交迫,还要被抓来当壮丁,只怕又会因为饥寒交迫死去不少人……
而且此法,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让洪水退去。
更奇怪的是,他总觉得,这个少年从未去过澧南。
但是对方的言论,透露着自信,仿佛是真正从澧南长大的人。
这个少年的身上有一种矛盾之感……
国师微微蹙眉,暗中打量着阿昭。
感觉他不懂澧南的风土人情,似乎也确实如此,但当大臣们问及治水之法,他又能一一解答。
忘尘听着少年巧言善变,右相提出的疑惑,都能被他轻易解决。
少年独自一人站在朝堂之上,镇定自若、对答如流,不论是怎样的刁难问题,都能被他四两拨千斤应付过去。
这个少年似乎在发光……
可是,这样的人才,为何没有参加科举?
若是他参加科举,只怕今年的状元郎就要换人了。
不过少年终究是少年,可莫要因为一时意气,揽下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忘尘看着这位名叫云笺的少年,总觉得有种熟悉感在心头萦绕。
哪怕这个少年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
可是,他并不想打断他的娓娓而谈。
只是少年的想法,还是过于稚嫩,就连他也没有办法保证解决此次洪灾……
这个少年,真能凭一己之力,使得水灾退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