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画室。
姜哲拿着一支牛耳毛的画笔,果断的在画布上留下几点土红色。
他站起来,后退几步,观察画面。
作品描绘了一个早市的场景。晨光熹微的早上,市场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城市居民。
他使用最擅长的写实造型手段,以斑驳6离的光感塑造了逆光中的人和物。整幅画面以灰色调为主,摊位上的蔬果,人物服饰的色采,街边两层建筑的屋顶,凌乱的电线,增添了画面的跃动感。
沿着人与物的边沿的留白或点缀天光的处理,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逆光造成的视觉光感。
姜哲对画面效果比较满意,换了一支画笔,继续创作。
他在后续的刻画中,使用了部分透明色和半透明色进行渲染。这些办法,是借鉴了水彩媒材所擅长的表现方式。
因为之前的一幅水彩画被系统评价为传世级别的作品,所以,他开始尝试在油画中,模仿水性材料的优点。
水彩的透明性恰能反映光照在物体上的特点,而油画颜料的堆叠,能很好地表现丰富的肌理。
他尝试在一幅画中,展示绘画材料的不同属性,并通过对油画媒介的创造性使用,勾勒出一个人头攒动、光感鲜明、画面跳动而秩序统一的早市景象。
姜哲一口气将预想中的画面效果画完。放下画笔,略作休息。
看看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不知不觉又画了几个小时。
他用系统对刚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系统给出的评价是精品。
姜哲叹了一口气,看来,还要继续尝试,想创作传世级别的作品,没那么容易。
画室的门被敲响。“小哲,还在画画?”母亲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姜哲拉开画室的大门。“妈,我画完了进来说。”
徐丽闻到了从画室里透出的味道,皱了皱眉头,“要保持通风,油画的味儿太大了。”
“马上就开窗通风。”姜哲答应。
徐丽嘱咐:“一会儿要吃中午饭了。今天除夕,下午就休息吧。”
她刚要转身离开,就听姜哲说道:“妈,您帮我看看,这幅画怎么样?”
这幅早市的素材,是姜哲陪着母亲一起去买菜时,观察到的场景。
徐丽说道:“我不懂,你自己看就行了。”
姜哲把母亲请进画室。
徐丽走到画架前,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咱们去买菜的那个市场?”
“对,您看看我画的好不好?”
“挺好,这些街道,人物,画的挺像。”
听到这个评价,姜哲有些失望,用像这个字来评价,就说明美感没达到一定的高度。
徐丽接着说道:“这张画的颜色挺好看,能看出来,这是早晨,还有这几块颜色也好看。”
她只出了画面上的几个色块。
这番评价,让姜哲的心情转好。
下午,姜哲帮忙爸妈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开始后,姜哲接到很多很多朋友的祝福电话。
他陪着父母看完春晚的节目,才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先把没有来得及送的新年祝福,6续送出去。
午夜12点过后,终于等到了系统提示音。